箫与尺八

  • 客有吹洞箫者,倚歌而和之。其声呜呜然,如怨如慕,如泣如诉;余音袅袅,不绝如缕。舞幽壑之潜蛟,泣孤舟之嫠妇。——苏轼《赤壁赋》
  • 箫声咽,秦娥梦断秦楼月。秦楼月,年年柳色,灞陵伤别。乐游原上清秋节,咸阳古道音尘绝。音尘绝,西风残照,汉家陵阙。——李白《忆秦娥·箫声咽》
  •  百年春梦去悠悠,不复吹箫向此留。——李清照《孤雁儿·藤床纸帐朝眠起》
  •  吹箫人去玉楼空,肠断与谁同倚。——王维《欹湖》
  • 历来为文人雅士钟爱,用来寄托哀思,抒发胸怀。箫艺古朴典雅,吹箫者也因此而温文尔雅,洁身自好兴味盎然而安舒自得,不沾恶习,清高性善!
  • 苏东坡的诗最好的诠释了箫的声音:呜咽婉转,如怨如慕,如泣如诉。南宋郭楚望先生写的《泛沧浪》作为《潇湘水云》的序曲,在箫声中能听出在晨雾中轻舟碧波荡漾、烟雾缭绕感觉。吴文光先生和张维良先生的梅花三弄合奏,《梅花三弄》笛曲或箫曲后被改编为琴曲,表现梅花千姿百态傲然挺立在寒风中的坚毅画面!
  • 在尺八回传的这段时间里,箫吧,箫群,争议很大,比方说尺八是日本乐器,不能学,有些雅集排挤尺八,诟病尺八本曲等等,听下藤原道山吹的“睡莲”、“茉莉花”,小凑昭尚吹的“晚霞”等等,都是非常优美的曲子,是佛是魔关键在于吹奏的人,尺八自中国唐代传至日本,最先是以佛教法器为传播途径,所以才产生大量的”本曲“,直到明治维新初期以西方为导向的日本政府正式取缔禅宗,反对使用尺八作为修禅的工具,将尺八定义为”乐器“,而不是”法器“,尺八在音乐和非音乐之间的概念分歧至今仍争议极大!尺八解封后主要用于演奏日本民谣和地歌,随着尺八在世界上流行并回传,尺八音乐有无限可能性!

(未完待续)